冷敷机.冷热敷机
运动损伤?是指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其损伤部位与运动项目以及专项技术特点有关。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训练强度大,身体素质差,动作不正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等。运动损伤中急性多于慢性,急性损伤治疗不当、不及时或过早参加训练等原因可转化为慢性损伤。
PRICE技术到POLICE原则
传统急性闭合性软组织运动损伤的指导方法为PRICE技术,用于急性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拉伤、扭伤,或者其它瘀肿性的损伤。正确地使用PRICE技术可以减少血管出血,帮助缓解肿胀和疼痛,有助早期愈合,缩短康复时间。
运动员和锻炼爱好者在脚踝及下肢扭伤后,不仅想要治疗有效,更期望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动、生活。近年来,随着对运动医学和康复研究的深入,医学界在此前经典处理原则—RICE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加科学的POLICE原则。
1、 Protect,做好保护,防止受伤处再受创。
在急性损伤后的初期,应尽可能以适当的工具及姿势进行防护,避免运动损伤后再度伤害。当然,保护绝不是简单的减少活动,进行单纯的身体休息,关键是要使受伤的部位保护起来,限制活动而得到休息,更多地包含了“局部制动”的概念。任何的肌肉、骨骼以及关节损伤后,休息制动是首要措施。
2、 Optimal Loading,适当负重,让肌肉不能因为受伤而“休息”。
OL是指用一个平衡、递增负荷的康复训练计划来替代PRICE中的制动休息(R),这个康复训练计划中的早期活动训练可以促进损伤部位的康复。损伤后的制动休息应限定在一定时间内,从损伤后即刻就开始计算。损伤部位长时间的失负荷状态不利于损伤的康复,并且会对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和形态产生不利影响,而渐进性的力学载荷刺激更有利于恢复胶原组织的力学和形态学特征。
3、 Ice,冰敷/冷敷,禁止使用药物及热敷。
冰敷/冷敷,更系统化地被称作冷冻疗法(Cryotherapy),是应用广泛地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运动损伤的方法之一。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伤处的渗出及疼痛,伤后立用冷敷直接影响康复的快慢。一般单次冷敷以15~20分钟为宜,两次之间至少间隔2小时。长时间的冷刺激会麻痹局部神经,损伤痛觉。对皮肤感觉迟钝的老人,很有可能造成冻伤。
4、 Compression,加压包扎患处。
加压技术一般在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使用,对受伤部位加压使组织内压力升高,缩窄血管,从而减缓炎症发展,防止引起关节内肿胀。加压时可以组合使用冷敷进行,加压的进行冷敷,一举两得。在加压包扎时还应注意检查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损伤部位的感觉.保证没有压迫神经或阻断血流.24小时后可拆除加压包扎。
5、 Elevation,抬高患肢。
患肢抬高的高度至少超过心脏位置,为的是加速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可与冰敷、加压实施。肢体肿胀可延缓组织愈合,通过减少组织液渗出和下肢血流灌注,减轻患肢水肿。